聯系我們
四川名茶--青城雪芽
來源:網絡作者:小萍日期:2018/09/06瀏覽:
四川名茶--青城雪芽

【簡介】
青城雪芽,產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。這里峰巒疊翠,古樹參天,有“青城天下幽”之譽。產區夏無酷暑,冬無嚴寒,霧雨蒙蒙,年均氣溫15.2℃,年降水量1225.2毫米,日照190天;土層深厚,酸性黃棕紫泥,土質肥沃。 陸羽《茶經》中就有對青城茶的記載。五代毛文錫《茶譜》記載:“青城,其橫源、雀舌、鳥嘴、麥顆,蓋取其嫩芽所造”。青城山在宋代就開始設茶場,并形成一套制茶工藝。“青城雪芽”為50年代創制的新茶品種。青城雪芽外形秀麗微曲,白毫顯露,湯綠清澈。
青城山產茶歷史悠久,宋代即設置茶場,并形成傳統工藝。從建國后于50年代制作出青城雪芽新名茶。經測定,該茶葉內含氨基酸高達484.29毫克/100克。色、香、味、形都臻上乘。1982年被評為四川省優質產品。
【工藝特點】
每年清明前后數日采摘一芽一葉為制茶原料,要求芽葉全長在3.5厘米,鮮嫩勻整,無花及雜葉、病蟲葉、對夾葉、變形葉、單片葉。
【制茶工藝】
鮮葉以一芽一葉為標準。加工工藝分為殺青、攤涼、揉捻、二炒、攤涼、復揉、三炒、烘焙、鑒評、揀選、復火等工序。殺青在平鍋中進行,殺青葉質經攤涼后進行揉捻。二炒、復揉、三炒主要是使茶葉柔軟和具條形,給整形創造條件。整形在鍋中進行,其法是茶葉入鍋搓條,鍋溫先高后低,炒至茶葉含水量在16%左右時,進行提毫,待白毫顯露,即出鍋攤涼。然后進行烘焙,至含水量6—7%時出烘。再將烘焙后的茶,逐包進行審評揀選,最后再經復火提香,烘至含水量4~5%出烘貯存。
1、殺青,彩用兩手翻炒、抖悶結合;
2、在竹簸里用團揉和推揉法進行手工揉捻,注意保持芽葉完整;
3、二炒,鍋溫保持80~100攝氏度,到七八成干時起鍋;
4、熱鍋搓條整形,進行提毫;
5、烘焙,以優質木炭作燃料,竹籠上放一層草紙,茶葉放在草紙上烘烤,烘到含水量達6~7%時止;
6、評選取,單鍋評選后,足火包裝入庫。
名茶鑒賞
青城雪芽是近幾年發掘古代名茶生產技藝,按照青城茶的特點,吸取傳統制茶技術的優點,提高、發展、創制而成的。采摘于清明前后數日,以一芽一葉為標準。要求芽葉全長3.5厘米,鮮嫩勻整。青城雪芽外形秀麗微曲,白毫顯露,香濃味爽,湯色清澈明亮,耐沖泡。
相關文章
- 2018/12/12湖南名茶--洞庭春
- 2018/12/10葉峰品茶論講述如何讓您受潮的愛茶起死
- 2018/10/17一脈傳承的茶文化,您了解過嗎?
- 2018/10/11了解茶藝基本知識
- 2018/10/10品茶香的方法技巧